本文作者:Kim

双侧后牙区游离端缺失伴单侧上颌窦黏膜囊肿的解决方案-口腔种植临床精粹(2013年卷)推荐

Kim 4年前 ( 2020-07-28 ) 3198 抢沙发
双侧后牙区游离端缺失伴单侧上颌窦黏膜囊肿的解决方案-口腔种植临床精粹(2013年卷)摘要: 上颌窦黏膜性囊肿曾被认为是上颌窦提升的禁忌证之一。作者报道1例双侧后牙区游离端缺失伴单侧上颌窦黏膜囊肿的种植解决方案。患者为中年男性、临床检查时发现左侧上颌窦内囊肿(18.2x27...

原作者信息:

许卫华

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三门诊部

 种植牙用于治疗牙列缺损已经得到普及,但一些患者颌骨萎缩导致种植体植入困难。在一些患者的上颌后牙区,由于缺失牙的时间长,牙槽嵴发生吸收,上颌窦气化增加,导致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。治疗这类患者,上颌窦提升植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。这是一种可预测的骨再生手术,种植体的成功率也在90%以上。

 根据Ziccardi和Betts,上颌窦囊肿的存在是上颌窦提升植骨的绝对禁忌证。上颌窦囊肿一词的命名及发病机制一直存在争议。在极少数情况下,囊肿可能引起感染。这种感染会导致一种或多种症状。所以上颌窦黏膜性囊肿为上颌窦提升的禁忌。本文报道了1例双侧后牙区游离端缺失伴单侧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整个治疗方案。

一、材料与方法

 1. 病例报告 患者,男性,45岁,因双侧后牙松动,于外院拔除,来门诊要求固定修复。患者不吸烟,每天刷牙,早晚各1次。无夜磨牙、紧咬牙等不良习惯。否认全身其他系统性疾病。

 临床检查: 上颌右侧第二磨牙,上颌右侧第一磨牙,上颌左侧第一磨牙、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缺失,牙槽嵴丰满,龈颌间隙6~7mm,上下前牙拥挤,口腔卫生状况差,牙石(++),菌斑(++),牙龈色暗,大量龈下牙石,全口多点可探及4~6mm牙周袋,开口度3指,开口型正常,双侧关节区无触压痛,双侧关节活动度对称。双侧后牙缺失,骨量不足,且左上颌窦内有密度增高影(图41-1)。进一步检查,拍CBCT时发现:左侧上颌窦内黏膜性囊肿(18.2x27.5x16.6mm),左侧上颌后牙区骨高度约5mm (图41-2、图41-3),右侧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顶距上颌窦底骨高度约4.8mm(图41-4)。

 2. 治疗计划 全口洁治,对>4mm的牙周袋行龈下深刮,牙周复查,正畸治疗(患者拒绝正畸),择期修复上颌右侧第二磨牙,上颌右侧第一磨牙,上颌左侧第一磨牙、 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缺失(患者要求固定修复),建议耳鼻喉科医师诊治上颌窦黏膜性囊肿,如行种植治疗需行双侧上颌窦提升植骨。患者于耳鼻喉科医师处就诊,经检查,认为上颌窦黏膜性囊肿可以观察,暂不处理。

 3. 治疗过程 患者在系统牙周治疗后,安排种植手术。在进行,上颌窦提升时,作者设计在CBCT显示有囊肿的位置开窗,希望能抽出囊液(图41-5)。术中多方位抽取囊液均未能抽出,遂进一步扩大开窗范围,行上颌窦提升植骨(图41-6)。顺利地将上颌窦黏膜抬起,植入Bio-Oss人工骨粉,同期植入4.1x10mmRN,4.8x10mmRN Straumann种植体各1颗,扭矩达30Ncm。Bio-Gide膜覆盖开窗面(图41-7)。右侧同样是顺利地将上颌窦黏膜抬起,植入Bio-Oss人工骨粉,同期植入4.1x10mmRN,4.8x10mmRN Straumann种植体各1颗,扭矩达30Ncm。Bio-Gide膜覆盖开窗面(图41-8)。双侧上颌窦区均进行了上颌窦外提升,同期种植体植入,术后切口严密缝合(图41-9)。术后拍片检查,显示囊肿依然存在(图41-10、图41-11)。术后3个月复查,拍片发现囊肿明显缩小,上颌窦提升植骨稳定,种植体骨愈合良好,箭头所指的位置是开窗的位置(图41-12)。术后6个月复查,囊肿完全消失,上颌窦提升植骨稳定,种植体骨结合良好(图41-13)。术后6个月复查根尖放射线片(图41-14),术后9个月复查根尖放射线片(图41-15),术后12个月复查根尖放射线片(图41-16)。目前已经随访近4年,一切情况良好,修复体完整(图41-17),咀嚼功能恢复良好。

二、讨论

 上颌窦提升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的,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。上颌窦提升已被证明是双侧上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可预期的解决方案。然而,上颌窦囊肿的存在被认为是上颌窦提升植骨的禁忌证之一。根据Ziccardi和Betts报道上颌窦提升的适应证和禁忌证,认为上颌窦黏液囊肿为上颌窦提升术的禁忌证。

 上颌窦囊肿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是圆顶形哑铃状。文献报道,上颌窦囊肿的患病率的发现取决于拍摄曲面体层放射线片的类型:如果拍摄曲面体层放射线片,上颌窦囊肿的检出率在1.4%和9.6%,CT扫描的上颌窦囊肿的检出率在12.4%,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的检出率在21%。

 上颌窦黏膜性囊肿,在大多数情况下,即没有临床症状时,治疗是没有必要的,除非囊肿过大,阻塞上颌窦开口或同时伴有相关的症状,如头痛、鼻塞等。因此,作者认为,在上颌后区骨量不足,同时,上颌窦内有黏膜性囊肿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先请耳鼻喉科的医师会诊,如果确认暂不需要处理上颌窦囊肿,是可以考虑进行上颌窦提升植骨而忽略上颌窦囊肿的。但是如果囊肿过大或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,需要进一步的评估,而不能盲目进行手术。

 在本案例中,患者没有相关的症状,并且请耳鼻喉科医师进行了检查和诊断,认为囊肿无需处理,仅观察即可。因此,作者进行了上颌窦提升植骨。手术中,虽然作者试图吸出囊液后进行上颌窦提升术,但在操作过程中未抽出囊液,未发现囊肿,因此在未治疗囊肿的情况下进行上颌窦提升术,同期植入种植体。术后拍片发现囊肿依然存在。术后3个月,作者发现囊肿缩小,同时种植体骨结合良好。种植修复后1年复查,CT扫描显示囊肿消失,种植体骨结合良好,修复效果理想。故我们得出大胆设想,没有临床症状的上颌窦黏膜性囊肿可能并非上颌窦提升术的禁忌证。然而,由于我们并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和长期的观察,故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。

 周磊教授点评: 

 口腔科医师应对上颌窦内囊性病变有一基本的认识,并在术前应有必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。上颌窦内囊性病变大致可分3类,即假性囊肿(pseudocyst)、黏液潴留性囊肿(mucus retention cysts) 及黏液囊肿(mucoceles)。一般认为假性囊肿黏液潴留性囊肿不是上颌窦提升的禁忌证,但黏液囊肿则可能破坏上颌窦骨壁,并可阻塞上颌窦与鼻腔间的开口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应在先行治疗后才考虑上颌窦底提升术。

 该病例采用,上颌窦侧壁入路,根据穿刺抽出的囊液可对上颌窦内囊性病变确定诊断。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另一优势就是,如果术中出现囊肿的破裂或窦底黏膜的破裂时,可在直视下进行处理。但手术已经暴露了上颌窦侧壁,可直接行上颌侧壁开窗后再做穿刺,减小穿破窦壁黏膜的风险

-The End-

推荐您使用以下3种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的方法

  1.微信长图片直接识别;

  2.微信一扫;

  3.微信一搜:金明旭的口腔教室

图片12.png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:

作者:Kim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nmx.com/post/67.html发布于 4年前 ( 2020-07-28 )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金明旭的口腔教室

赞(0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198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